城市园林绿化是具有全局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公益事业,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是推进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,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,打造城市品牌,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,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、凝聚人气、集聚商机的有效途径(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园林城市7个;省级园林城市3个;另有2个也于今年申报省级园林城市)。申报省级园林城市每2年一次,今年正好是申报年,因此,抓住当前创建机遇,积极申报省级园林城市,意义十分重大,也非常必要。现将我市创园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
一、建城区园林绿化现状
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,加大了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,我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,园林绿化各项指标提升很快,在全省绿化工作检查中,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管工作属于全省前列。
目前,我市争创省级园林城市的有利条件主要有:
1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,绿化基础较好。
2、城市绿化最主要的三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省园林城市的最低标准。到2007年底,我市城市绿地率31%,绿化覆盖率36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.7㎡(省级园林城市标准:绿地率达30%,绿化覆盖率达35%,人均公共绿地达7.5㎡)。
3、《六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》已编制完成,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。
4、18项市政建设指标均基本达标。
5、历史名人荟萃,文化底蕴丰厚。
但是,我市在园林城市建设管理方面还有一定差距,主要表现在:
1、绿地总量偏少,还是低水平的,没有形成城乡一体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,城市出入口缺少大型的公共绿地。
2、地方园林绿化相关规范性文件不健全,“绿线管理”制度没有建立,“绿色图章”制度没有实施。
二、目标任务
按照安徽省园林城市标准,结合我市城市绿化现状,在调查摸底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,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,提出以下目标:到2008年6月底,全市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20万㎡,其中,公共绿地面积增加40万㎡,建成区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468万㎡,城市绿地率达到33.5%,园林绿化覆盖率达到38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.5㎡。力争做到公园绿地分布更趋合理,特色更加明显,绿化效果更加突出,城市出入口有较好的绿化景观。
市政公用设施方面,燃气普及率80%以上;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.5辆(标台)以上,出行率15%以上;城市道路亮灯率、照明装置率达到98%以上;用水普及率90.5%以上,水质综合合格率98%以上,污水处理率60%以上;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平方米以上,每万人拥有水冲式公厕3座以上,生活垃圾处理率60%以上。
三、目前需要市委、市政府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
创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面广,需要全市上下广泛参与,合力攻坚,多措并举,掀起大规模创建园林城市的热潮。目前,对照创建省园林城市的标准我们还需要完成以下工作:
1、市委、市政府颁布《关于六安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决定》。
2、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园林城市工作领导组和实施小组(具体名单附后)。
3、三月下旬市政府制定《六安市创建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》并召开动员大会,进行工作分工,明确各部门责任(创建园林城市需要由建委承担主要任务,土地、财政、环保、林业、水利、交通、文化、淠史杭、金安区、裕安区、开发区等积极配合)。
4、建立健全园林绿化规范性文件,2008年5月前需由市政府审批的规范性文件有:《六安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定》、《六安市“城市绿线”管理办法》、《六安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》、《六安市“绿色图章”审批制度》。以上文件市建委已拟出初稿,待市政府审批。
5、新增完成一批园林绿化工程,总面积40万㎡。主要有:①火车站与汽车南站绿地,面积1.5万㎡;②龙河公园配套建设工程,面积6万㎡;③312国道与磨子潭路立交桥绿地,面积5万㎡;④新安大桥东头绿地,面积1.5万㎡;⑤老淠河西侧新岸大桥上游1000米、下游500米20—50米宽防护绿地,面积4万㎡;⑥沿经三北路、皋城东路的绿化配套建设,面积10万㎡;⑦长江精工南侧绿地改造,面积2万㎡;⑧开发区企业内部增绿10万㎡;⑨完成城市主次干道和公园、广场的综合整治工程。
6、实施绿色街巷和立体绿化工程。
7、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,建设“三线、两片、一圈”防护绿地。
8、建成一批省级园林式单位和省级园林式小区,全市园林式单位达到40%以上。
9、市建委作为具体业务办理部门,负责创建的日常事务性工作,市财政拨给必要的创建办公经费。
10、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动员,形成全民参与创建园林城市的良好氛围。
我市的创园工作才刚刚起步,距6月份申报只有3个多月时间,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,困难多、任务重、工作量大,但我们相信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,我们有信心、有决心做好这项工作,力争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,达到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;再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努力,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标准。 |